591
您当前的位置 : 商务中国网 > 快讯 > 

哪些药品能报销、甲类乙类有什么区别?这个查询入口新增上线

2023-09-17 23:34:08    来源:简易百科    阅读量:7111   

哪些药品可以报销?

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国家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医保药品目录的相关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按照规定予以支付。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建立完善了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保药品目录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将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基本条件的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目前实施的《2022年药品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共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另外,还有基金可以支付的中药饮片892种。

哪些药品不被纳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

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

保健药品;

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

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

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

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

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

报销类别中的

甲类和乙类是什么意思?

甲类药品是指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之后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药品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需要个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规定比例报销。

如何查询医保目录内药品信息?

第二步:输入具体药品名称,点击搜索,即可了解该药品是否在医保目录范围内、所属药品分类以及具体报销类别等详细信息。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药品分类或医保报销类别进行筛选。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