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您当前的位置 : 商务中国网 > 快讯 > 

“你住我家,我住你家”,这届年轻人玩起了“交换旅游”,靠谱吗?

2023-09-17 20:03:52    来源:简易百科    阅读量:13868   

近期

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

新兴的旅行方式mdash;mdash;交换旅行

具体说来

就是两个陌生人

互相前往对方所在城市旅游

同时0成本住在对方家里

主打信任牌的交换旅行为何受年轻人热捧?

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风险?

五一假期,社交平台出现征集帖,不少网友在博主的发帖下自行组合配对

交换旅游在网络兴起

有人愿意尝试,有人无法接受

近期,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很多网友公开征集交换旅行的帖子,其中不少帖子都列出了非常具体的交换需求。如果有人通过线上沟通完成交换,那么他们实现的就是交换旅行mdash;mdash;两个陌生人即将前往对方的城市旅游,并且要免费住在对方家中。

网络平台截图

家住上海的90后刘女士表示,自己zwj;在五一假期前搜索酒店住宿,无意间了解到交换旅行这个概念,觉得很有意思,如果彼此愿意,完全能实现0元入住。我计划五一假期出去玩,假期的酒店价格实在有些贵,偶然刷到了交换旅行,了解之后发现基本是0成本入住,觉得交换也是不错的体验。zwj;刘女士说。

在山西工作的曹先生表示,对于交换旅行,他持保守观点。我可能相对保守一些,除非是特别熟悉和信任的人,陌生人住我家的话我可能接受不了,不安全。

专家:会涉及盗窃、人身安全等问题

交换住处时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尽管人们对交换旅行有不同的声音,但交换旅行的体验者已不在少数。目前,交换旅行主要有两种换法,一是约定日期同时交换;另一种是错开时间交换,就是说由甲方先入住乙方家zwj;zwj;zwj;zwj;由后者负责接待,过些时日,乙方再入住甲方家。受各种条件所限,国内交换旅行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龙表示,交换旅行能够节省旅行开支,还能有不同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年轻人追求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所以广受追捧,但交换旅行也有客观存在的风险。交换旅行涉及到住宿,就会有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敏感问题。社交平台上有网友也提出了类似的质疑:旅游完发现家里的贵重物品都丢了怎么办?把家里东西弄坏了怎么赔?万一在我家里装摄像头怎么办?

上海师范大学法学副教授于霄说,网友担心的物品盗窃、物品损坏等问题,可以通过预先拍照留存房屋内物品的交付状态,在合同中加入相应条款明确赔偿金额或比例来避免,但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交换住所时可能面临着法律风险。

于霄认为,交换旅游首先一定会面临个人隐私暴露的问题。家是个人隐私的空间,交换住处时,相当于是向别人开放了你的隐私空间。隐私从来不是一个确定的边界,开放隐私空间本质是向陌生人开放个人信息,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别人可以合理使用这些信息,比如在隐私空间里拍照上传?

具体来说,自愿交换住所将部分个人信息置于交换双方的公域,再要求对方承担侵犯隐私的民事责任,是不是构成了lsquo;反言rsquo;?于霄说。

此外,于霄还强调,交换旅游还存在严重的治安风险。酒店和正规平台的住宿必需进行身份证实名登记,但在交换旅游时,人员的流动脱离了管控措施。交换双方是网络世界的陌生人,在双方都是匿名或半匿名的情况下,容留的可能是吸毒分子、卖淫嫖娼者或在逃罪犯。于霄认为, 可能预见的是,一旦交换旅游达到一定规模,监管就会及时跟上。

对此,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也表示,应该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入第三方规范管理,使交换双方的权益得到更好保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