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
您当前的位置 : 商务中国网 > 焦点 > 

数字化与制造业的全要素竞争

2024-08-31 13:05:31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8742   

在日常大量的企业交流、走访和调研中,很多时候笔者都会被问及什么是数字化企业。通常笔者都会回答:数字化企业,决策要有数字支撑。

广东顺德一家超硬材料企业,几年前分析企业产品时发现,用于抛光轮的产品每年销售量最大,但毛利率不足。该企业负责人就要求研发部门集中精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抛光轮产品质量,并降低其10%的制造成本。结果,2亿元规模的产品成本降低10%,一年就节约了2000万元。尽管企业当时是用计算机加手工算出来的数据,但有应用场景、有数字化逻辑,便是中小企业数字化很好的实践。

多年前,有一家企业获得了国家级的数字化企业重点项目。该企业将很多传感器嵌入设备,及时监控产品运行情况,通过大数据管理设备的产能、预警设备故障。企业认为自身是数字化企业,申报上市时希望在科创板上市。但有专家认为,企业财务数据并没有因为数字化而显现出企业新的竞争力,缺乏科创属性。

笔者刚刚走访了佛山一家智能制造设备企业,该企业是协助下游食品企业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的,但他们本身很多生产都是人工的。老板介绍道,他们企业规模不大,设备都是个性化定制,尽管有数字化追求与探索,但就是很难实现标准化与自动化生产,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个性化与提供解决方案。

广州黄埔区一家生产世界领先医疗器械的企业,产品可以提前几年检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但笔者在该企业生产现场看到的都是人工在装配设备。企业老板说,每年就生产几百台产品,用不上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但公司属于大数据企业,拥有很多用户参数,有利于企业未来研发与运营。

若从宏大叙事或电影经典的战前动员演讲视角,我们尽可以讲未来只有一种企业,即数字化企业。但中小企业数字化并非是一个命题作文,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一个历程。

尽管希音、美的数字化的宏大叙事众所周知,这些企业号称链式改造的典型。但它们的数字化逻辑并非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逻辑。如果我们不能够真正理解企业数字化的逻辑,数字化就是一个陷阱。

建立企业数字化经营逻辑

大约15年前,广东江门的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一家小企业,生产一款小产品mdash;mdash;洗衣机排水泵。当时还没有数字化、智能制造的概念,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在产品的性价比上下功夫。

该企业每天必做的功课是创新与管理,汉宇集团当时设定一个制度,员工有创新,就可以分享因为创新所得到的利润提成。如此过去了十年,企业形成了一个创新的小生态,拥有几百项以企业员工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专利。其实,让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是企业精益管理的要求。

有企业员工的参与、精益管理成为企业的管理文化,企业犹如一列高铁,由各个车厢推动着列车前行,企业可以享受高速发展的红利。汉宇集团也因此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而今,汉宇集团每年的利润都保持在20%左右,并成为全世界洗衣机排水泵制造的隐形冠军企业,市占率达到40%mdash;50%。

当年,笔者几乎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去一趟汉宇集团的工厂,每次看现场都会发现变化。工作流在创新、自动化设备在更新、生产线在改善,企业每时每刻都在算小账、盯效益。

一个小企业,每天都在改善,每年可以降低5%mdash;15%的制造成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企业就会跟其他企业拉开很大的距离。等竞争对手发现时,它已经形成单品制造的规模效应,一骑绝尘,遥不可及。竞争企业如果订单太小,就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其生产成本必然高企。反之,如果竞争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生产规模又分摊不了投入成本。

尽管汉宇集团的竞争力逻辑是精益管理的逻辑,但今天看也可以是数字化的逻辑,数字与效益目标都是企业创新的指挥棒。企业每天都在数人头、盯数据,测量各种设备、产品与人流的参数,提出改善方法,企业的决策基础就是数字化。

数字化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数字技术的基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以及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工具,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和管理优化。第二个层面是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每个行业都需要完成数字化变革,让业务流程全面数字化,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十几年前的汉宇集团就通过精益管理,实现在生产环节的全面数字化,也因此拥有了精益管理的红利、生产流程数字化的管理红利。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后市场改装产品的企业。公司创始人马永涛曾经对企业引进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三年刻骨难忘。当年企业的生产现场,用他的原话描述是:杂乱无序、晕头转向、手足无措、惨不忍睹。

每家企业的深度改造都伴随着阵痛期,有的企业在改造中走向死亡,有些企业在改造中获得新生,塑造了新的竞争力。至少,东箭公司是幸运的,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构建起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运营系统,每年生产产品有15000个SKU,每个月的SKU也有6000个,订单量少至几套、大至数千套。

东箭公司董事长罗军讲,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该公司不可能拥有柔性制造运营系统的能力与竞争力。汽车后市场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平均订单数量大小不均,车型覆盖面广。适应产品品类多样化、个性化市场需求的柔性制造能力,成为东箭独特的竞争力。企业还通过依托信息系统数字化,应用IPD模式建立庞大的产品及零件数据库、工检模治具设计和制造能力。

打造信息化平台的目的是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同时在物流供应商之间实现有效的信息流动。东箭公司获得了数字化转型的红利,成为诸多外国汽车改装品牌商信任的企业,订单不断增加,成为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并获得挂牌上市。

广东长兴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提供芯片集成封装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

该公司负责人张治强如此总结自身的数字化实践:一是数字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如ERP、WMS、CRM和OA,实现各工艺环节的信息集成和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提高生产、物流和管理效率。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数字化工具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从而实现更合理的资源分配,降低成本。三是提高产品质量,包括晶圆测试、半导体封装和芯片测试等环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更精确的检测和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减少次品率。四是增强决策支持,数字化系统收集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业务洞察,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制定更有效的战略,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在半导体行业中,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能够更快响应市场变化,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小企业数字化难点多

据笔者观察,业务数据化是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将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进行记录、储存和管理,并通过电子终端呈现,便于信息的传输与沟通。

第二阶段是数据业务化。企业在完成信息化建设后,开始关注数据的整合与利用,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使数据能够指导经营决策。其表现为信息技术基础逐步健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ERP等IT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企业可以开始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在部门或系统间的共享和交流。决策过程也从依赖经验向基于数据的精确分析转变。目标是让数据真正用起来,落实到能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上,提升企业的全面竞争力。

数据业务化之后是企业数字化的智能化阶段,即数据+业务。企业在数字与智能技术支持下,建立决策机制的自优化模型,实现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智能化分析与管理、精准执行的能力;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工具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如自动化决策、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聚焦典型业务场景进行定制化的智能化实践,如数智化设计研发、供应链、销售营销等;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能力体系,设计满足客户体验的互动方式,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4》则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单点尝试阶段,开展基础信息化建设、被动数字化尝试。二是局部建设阶段,部分业务开始探索数字化。三是开始建设数字底座,全面规划建设公司级的数字底座。四是全价值链推进智能化运营。五是以新IT科技驱动业务创新发展、探索对外赋能。

与过去企业数字化仅能够实现一些场景不同的是,现在的企业更加关注通过数据的整体开发与运用,打通企业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决策从人治到基于数字精准决策的转变。

但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数字化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企业的数字化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痛点。张治强董事长分析长兴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难点时,首先提到数据整合与兼容性问题,不同的数字化系统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数据格式和接口不一致,导致数据整合困难。其次就是成本投入与效益评估问题,企业需要评估数字化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确保数字化投资能够带来实际的业务效益。

东莞市数转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项目负责人陈吉荣也提到,企业数字化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昂,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硬件、软件、网络设备以及进行系统集成和维护。同时,企业员工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不足,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新的数字化工作环境和流程。而传统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可能不利于数字化创新,部门之间的壁垒可能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和协作困难。

南京达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鹰尔从企业的经营架构分析企业数字化的问题,他认为企业目前所应用的功能软件,如ERP、MES、APS、WMS、PLM等都是基于管理2.0,即以部门为中心的分科层级管理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虽然这些软件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初期有其作用,但最大的缺陷是造成管理与软件两张皮,软件是科层制的附属物,部门与部门之间、功能软件之间存在部门墙和信息孤岛。

数字化与制造业的全要素竞争

陈吉荣希望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实现数据驱动决策。他提到,过去使用Excel进行销售报表整理,销售数据分散在各个线上系统或线下文件,数据信息不透明,统计数据过程漫长复杂,数据无法有效支撑企业实际业务决策。未来,企业需要通过系统将客户数据、销售数据、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自动生成各类可视化报表。通过查看数据分析结果,销售人员可找到销售过程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和瓶颈,从而调整销售策略,企业就可以直观洞察经营现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陈吉荣认为,需要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对接ERP,实现客户、销售、财务等数据的互通,实现业务端数据高效对接以及端到端业务闭环,打通前后端数据,打破跨系统数据壁垒,构建新型数字化营销平台,让数据为业务经营服务,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沈鹰尔认为,必须建立企业的全数字化工厂平台,以交付为中心的链程制管理代替科层制的企业管理架构,用管理大模型做顶层设计,用系统大平台来固化执行,实现管理与软件一体化的平台化管理软件系统。在他看来,制造业中的项目制造、装备制造、批量制造、零件制造、材料制造、小商品制造、精细化工制造都可以采用全数字化工厂平台,平台几乎可以涵盖传统制造业80%的领域,覆盖营销、设计、生产计划、采购、仓储、生产、物流、售后服务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管理层面的人、机、料、法、环均可被数字化定义,业务、研发、生产、采购、设备、财务、人资、行政融为一体,集中于一个平台,没有孤岛,实现管理与软件一体化。管理即平台,平台即管理。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顾欣提出,未来的制造业将面临全要素竞争的环境,谁先掌握IT和数据能力以及改造底层运营和生产制造的能力,谁就会拥有先发优势。

顾欣讲,企业要利用数字化和数据的能力去打通互联互通的业务流程,哪家企业能够最先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打通研发到制造再到交付过程的链条,哪家企业就可以赢得市场先机,进而推动商业模式和数字化商业生态的进一步重构。

笔者近期参加了西门子工业边缘生态大会,了解到西门子正在努力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字化商业平台,整合数字化生态,通过工业边缘数据驱动企业数字化运营。

日趋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方案,开放的技术架构,融合中的工业人工智能,挖掘数据最大价值,构建开放多元工业边缘生态,正引领着中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今年5月,笔者还访问了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首批9家灯塔工厂之一的西门子成都工厂。该工厂日产量超过8万件,产品种类多达2300多种。值得一提的是,工厂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持续优化和改进,制造成本实现双位数下降,质量每百万次采样数的缺陷率达到6。同时,由于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员工与管理层得到大大解放,可以将能力和时间用在新的价值创造上;由于数字化支撑的决策下沉,企业决策与运营效率也得到全面提升。

笔者认为,在企业数字化理念、技术、边缘生态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将会造就制造业企业全新的竞争力,并促成产业垂直,引发产业变革。

广东的希音、智布互联等正是通过数字化垂直产业的方式,以订单吸引与诱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成为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的供给方,带动产业变革。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建立协作平台。广东的汕头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制造协作平台,实现产业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设计协同和生产共享。未来,该公司如果能将这种能力,打造成为开放式的积木玩具创意、设计、生产平台,赋能更多的积木玩具IP企业,将有可能成为积木玩具产业的独角兽企业。

西门子成都工厂是规模化与柔性制造结合的典范。该工厂产品品种繁多,产线有18条切片线,这是电子制造前端最典型的工艺。它开发一个排产软件,就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1%。它的数字孪生仿真物流系统前3期投入超过2亿元,第4期单独投入也超过2亿元。数字化与规模化的结合使企业拥有了竞争生态位。

不管是汉宇集团的一个小小排水泵,还是东箭公司的大规模定制与柔性能力,规模制造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企业通过打造数字化能力,将进一步强化中国规模制造的优势与新的竞争力。随着数字化与AI技术的提升,产业的边界也逐步模糊,让跨界竞争成为可能。

与商业体系在数字化上关注客户体验、市场响应速度、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不同,制造业的数字化更关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制造业的数字化相对复杂和困难,因为涉及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

规模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但在数字化背景下,通过仿真工具可以进一步发现系统的瓶颈、亮点和提升空间,持续帮助企业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数字化真正产生价值的部分是决策质量,虽然是人做决策,但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随着数字产生价值的上升,决策不断下沉、数字化的价值会越来越多。通过数字化重塑制造业,是产生新的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机会与窗口期。

广东的辛格林电梯有限公司的总裁刘辉认为,目前他们企业数字化运用的难点与痛点,就是懂电梯专业又懂代码开发的技术人员太少。

而像西门子、美的等企业的软件系统正是从制造业中脱离出来的,软件系统的工业知识丰富且系统能力强。随着边缘技术生态的发展,海量的工业边缘知识与工具集成在系统里,可以大幅缩短工程师的成长周期。

今天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已经拥有了很多成功的模式、技术、路径、生态与方案。但无论多么成熟的方案与技术,每家企业的数字化实践,都必须经历一场不大不小的升级渡劫。

当前,制造业还是全要素竞争的行业,企业数字化提供了每个经营细节的总体组合,既贯通制造全过程的工业工程,也必须是一项经济工程。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