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国际化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人民币国际使用水平保持历史高位”“扎实提高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广泛性和便利性”……近两日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2024国际货币论坛,会上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引发不少关注。
根据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率先编制,该指数可动态追踪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综合考虑了人民币在贸易计价结算、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等方面执行国际货币职能的情况,RII数值越大,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
具体来看,2023年四个季度末RII数值分别为5.21、7.13、6.42和6.32,全年的季度平均值为6.27,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2.9%,继续保持长期向上趋势。截至2023年底,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国际化指数分别为51.52、25.03、3.76和4.40。
另从RII细分指标情况看,在贸易计价结算方面,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创历史新高,2023年底全球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占比达到4.43%,全年季度平均值同比增长34.18%,对当年RII变化的贡献度约为三成。国际金融计价交易方面,人民币直接投资稳步增长,信贷与债券融资大幅攀升,尽管投资端承压,但仍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金融计价交易综合指标继续向上突破,2023年季度平均值同比增长28.8%,对当年RII变化的贡献度高达近八成。
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力来自多个层面因素,一方面,中国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含金量”。中外企业供应链合作有利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使用,加强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职能,有效提升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
另外,中国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快金融高水平开放步伐,促使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提质增速。此外,国际货币合作大踏步前进,为人民币国际使用搭建广阔的平台。在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